走出庭院要规模 南张羌镇鞋业冲出沼泽地
9月4日,温县南张羌镇政府与美国“鞋业大王”杰姆签订了投资3000万美元的制鞋项目。这是该镇招商引资的第三个大客商,饱经磨难的南张羌鞋业终于有了光明。
10多年前,南张羌镇凉鞋在中原很有名,低档薄利销量大,庭院经济发展快,产品销往郑州、山西、陕西、内蒙古等10多个省、市、自治区,全镇很快发展了6个制鞋专业村,带动1.5万农民靠制鞋致富。
1999年至2003年,南张羌鞋业迅速下滑,产品堆积如山,市场萎缩了80%。
镇党委书记郑开乐经过调研发现,南张羌镇鞋业溃败原因有五:一是庭院经济制约,没规模;二是凉鞋产品单一、档次低,无品牌,无市场;三是专业户互相压价,薄利到无利可图;四是销售渠道不畅,坐地销售信息不灵;五是无资金投入,贷款甚难。
摸清原因,南张羌镇对鞋业加强指导和引导工作,打破庭院经济模式,鼓励专业户形成联户作坊,兴建制鞋企业;专门成立了镇信息组,为专业户提供鞋业市场信息;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开发新产品;加大招商力度,引资发展。
2006年,全镇一批中档凉鞋和拖鞋在南张羌成了抢手货,仅一季就卖出3000万双,“雪地靴”一双卖到12元,单鞋批发26元,提货客商排队10天才能提到货。
目前,南张羌镇已有联产作坊200余个、制鞋企业3个、专业户800多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