桐乡鞋,寒冬下的春天
2009-06-14 08:44:24 来源:鞋世界导刊 作者:马健 中国鞋网 http://www.cnxw.cn/
【中国鞋网】老百姓俗语有“扎堆”这一词汇,中国鞋业分布现状就应了这个说法。总的来说,中国鞋业有四大产业集群:一是以广州、东尧等地为代表的广东鞋业基地,主要生产中高档鞋;二是以温州、台州等地为代表的浙江鞋业基地,主要生产中低档鞋;三是以成都、重庆为代表的西部鞋业基地,主要生产女鞋;四是以福建泉州、晋江等地为代表的鞋业生产基地,主要生产运动鞋。广州、温州、成都、泉州,这“三州一都”几乎是做鞋人全部生活内容:机票是去广州的,电话是打给温州的,资料正发往成都,银行正往泉州转账,这毫不夸张。
而做鞋人今年又有了新去处,有了新口头禅,那就是桐乡。桐乡鞋业慢慢成为做鞋人的新宠,要从2008年“三州一都”有点失宠说起。
自2007年开始,泉州有200多家鞋企相继歇业,广州有上千家的鞋企与配套企业关门,温州的鞋企也遭遇国内外“寒流”。国际上,针对中国制造的反倾销等贸易保护措施频发,如征收反倾销税,使中国鞋步履维艰;美国的次贷危机、全球原材料上涨影响了美国、欧盟等国家地区对中国鞋的进口。国内,人民币升值、劳动力成本上升、原材料价格上涨、出口退税率下调等因素导致鞋材成本、员工工资等环节都不同程度地提高,原本利润不高的鞋企陷入窘境。
有人说:冬天里也有春天。这话不假,整个鞋行业大环境冬天来临时,对桐乡鞋业基本没什么影响,反而为其发展提供了很多契机,形成了“春天现象”。主要原因有:
第一、政府重视加扶持。桐乡政府不但为鞋业产业保驾护航,还为整个产业的发展开政策绿灯。例如,2006年,由政府牵头在桐乡市打造中国桐乡鞋业皮革城,不断刺激丰富整个产业链的发展。
第二,产业特点反推动。制鞋行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,对用地用电用工都有要求。而桐乡在用地用电方面,比广东、福建具有一定的优势;在用工方面,由于江苏的徐州、南通等地一批国有鞋企先后倒闭,近两年大批鞋业技术工和熟练工涌入桐乡,加上桐乡鞋业用工环境和条件都比较良好,从而为桐乡鞋业的生产及产品质量提供了保障。
第三,品牌意识培强。原来老板以关注产品为主,现在开始关注品牌。政府鼓励品牌建设,企业主重视品牌培育。对用年先后有圣丹丽、卓恰、芭妮获得了中国驰名商标的称号,获得“真皮标志”的企业就更多了。据桐乡鞋业会长钟洪兴介绍,企业主正在不断加强学习,到高校学习先进的理念,到成功企业学习成功的经验。
第四,管理人才的引进。往年,由于相对闭塞,好的人才不愿意来桐乡。现在整个行业不景气,人才的要求降低;加之桐乡鞋业不断发展的良好势头,这种情况逆转,人才逐步汇集于此。
桐乡鞋业的优势日渐明显,或者可以说成功的原因,最主要是市场前线销售良好。桐乡产品款式能跟住市场的变化,质量也不错,同时现在企业主注重扶持代理商的发展,桐乡鞋的代理商几乎都能赚到钱。特别是2008年,整个鞋业市场不景气,代理商库存普遍较大,而桐乡鞋非常畅销。同时,代理商经营品牌的意识在不断加强,他们常对企业主说:我们不但要和你一起赚钱,
还要赚思路。
当然,歌颂大好形势的同时,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。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:桐乡鞋企的开发离广州还有一定的差距;桐乡鞋企的营销距温州还有一定的距离;桐乡鞋企离资本运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只要清醒,我们就能走进持久的春天!
而做鞋人今年又有了新去处,有了新口头禅,那就是桐乡。桐乡鞋业慢慢成为做鞋人的新宠,要从2008年“三州一都”有点失宠说起。
自2007年开始,泉州有200多家鞋企相继歇业,广州有上千家的鞋企与配套企业关门,温州的鞋企也遭遇国内外“寒流”。国际上,针对中国制造的反倾销等贸易保护措施频发,如征收反倾销税,使中国鞋步履维艰;美国的次贷危机、全球原材料上涨影响了美国、欧盟等国家地区对中国鞋的进口。国内,人民币升值、劳动力成本上升、原材料价格上涨、出口退税率下调等因素导致鞋材成本、员工工资等环节都不同程度地提高,原本利润不高的鞋企陷入窘境。
有人说:冬天里也有春天。这话不假,整个鞋行业大环境冬天来临时,对桐乡鞋业基本没什么影响,反而为其发展提供了很多契机,形成了“春天现象”。主要原因有:
第一、政府重视加扶持。桐乡政府不但为鞋业产业保驾护航,还为整个产业的发展开政策绿灯。例如,2006年,由政府牵头在桐乡市打造中国桐乡鞋业皮革城,不断刺激丰富整个产业链的发展。
第二,产业特点反推动。制鞋行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,对用地用电用工都有要求。而桐乡在用地用电方面,比广东、福建具有一定的优势;在用工方面,由于江苏的徐州、南通等地一批国有鞋企先后倒闭,近两年大批鞋业技术工和熟练工涌入桐乡,加上桐乡鞋业用工环境和条件都比较良好,从而为桐乡鞋业的生产及产品质量提供了保障。
第三,品牌意识培强。原来老板以关注产品为主,现在开始关注品牌。政府鼓励品牌建设,企业主重视品牌培育。对用年先后有圣丹丽、卓恰、芭妮获得了中国驰名商标的称号,获得“真皮标志”的企业就更多了。据桐乡鞋业会长钟洪兴介绍,企业主正在不断加强学习,到高校学习先进的理念,到成功企业学习成功的经验。
第四,管理人才的引进。往年,由于相对闭塞,好的人才不愿意来桐乡。现在整个行业不景气,人才的要求降低;加之桐乡鞋业不断发展的良好势头,这种情况逆转,人才逐步汇集于此。
桐乡鞋业的优势日渐明显,或者可以说成功的原因,最主要是市场前线销售良好。桐乡产品款式能跟住市场的变化,质量也不错,同时现在企业主注重扶持代理商的发展,桐乡鞋的代理商几乎都能赚到钱。特别是2008年,整个鞋业市场不景气,代理商库存普遍较大,而桐乡鞋非常畅销。同时,代理商经营品牌的意识在不断加强,他们常对企业主说:我们不但要和你一起赚钱,
还要赚思路。
当然,歌颂大好形势的同时,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。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:桐乡鞋企的开发离广州还有一定的差距;桐乡鞋企的营销距温州还有一定的距离;桐乡鞋企离资本运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只要清醒,我们就能走进持久的春天!
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。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,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,谢谢!也欢迎各企业投稿,投稿请Email至:403138580@qq.com
我要评论:(已有0条评论,共0人参与)
你好,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!!!
登录
注册
匿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