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蜻蜓借航天之力品牌再注科技内涵
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,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“嫦娥一号”成功发射,中国航天事业再次掀起热潮,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。探月计划将持续1年,刚好贯穿2008,相对激烈的奥运营销年,航天事件营销无疑成为可与体育营销比肩的又一张营销王牌。
自10月20号电视、广播、报刊、网络等各大媒体开始持续报道至今,“嫦娥一号”的一举一动,牵动着每个人的心弦。电视、网络直播、探秘、采访等专题栏目的热播,既让人们时时了解“探月”的每一步进展,也同时给企业带来了“科技营销”的有利契机。
“月球探测”是一个国家空间技术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。中国的月球探测经历了三个阶段,很多人说十年磨一剑,我国用了35年……2004年是启动年,2005年攻关年,2006年决战年,2007年是决胜年,“嫦娥一号”的成功发射,不仅让国人实现了民族梦想,并且为众多企业提供了飞跃的契机,为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。
近年来,我国的每次航天大事件都会促成一些企业发展的奇迹。2003年中国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时,企业界最大的赢家无疑是蒙牛,蒙牛自“神舟五号”载人飞船发射以来,加盟为“中国航天事业合作伙伴”,随着“神五”进入了亿万中国人的眼球,树立了颇具影响的品牌形象,终端销量也得以大大提高,蒙牛的此次赞助也由此成为中国营销史上的经典案例。
伴随神舟六号飞船点火飞天,中国企业营销也掀起第二轮“航天热”。最典型的是科龙,借助“神六”打破了企业近半年的沉寂,一扫“顾雏军事件”带来的影响,“中国航天专用产品”的广告,在央视一套、二套、四套、新闻等频道以及与“神六”相关的专题栏目中高频次播出,与空中造势相呼应,科龙在全国各地家电商场也全面铺开了“中国航天专用产品”的广告、促销活动,一月之内销售同比上月提升了30%。
另一家企业———长城润滑油通过借助神舟六号发射时的整合营销,也将销售额快速提升了20%。
航天营销最大优势为其稀缺性,和体育影视明星可选对象众多不同,重大的航天事件多年一遇。稀缺性决定了航天营销的价值非同一般。“嫦娥一号,是中国第一次探月发射,借此进行事件营销,具备第一印象的优势。”
红蜻蜓成为“嫦娥一号”宣传入围的唯一一家制鞋企业,期望:通过多层次、多角度的创新投入,强化品牌的科技内涵,同时改善中国制造业科技含量低的故有形象。
在12年的发展历程中,红蜻蜓始终坚持对品牌的经营、对科技的重视。以超前视野,校准企业的发展方向。秉持“文化+科技+时尚=设计”的理念,持续不断为产品注入新的科技元素和文化元素,将科技和文化打造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。红蜻蜓始终坚定的集中力量于技术创新,每年投入研发的费用均在1000万元以上。2006年一年就达到了4000万元。
2007年红蜻蜓在科技创新层面的成果更是引人瞩目。6月与国际著名运动鞋科技研发企业RSscan携手合作;7月斥资2亿元人民币兴建中国首个运动皮鞋研发生产基地,率先在行业内创造了技术引进的新模式;9月科技创新的结晶———中国第一双运动皮鞋正式面世。
红蜻蜓此次赞助“嫦娥一号”,承袭了品牌建设过程中一贯的创新风格。从支持国家航天事业科技发展的角度,在消费者心目中打造品牌与科技创新的强关联,同时借助社会各界对于航天事件的广泛关注,提升品牌科技内涵,塑造科技创新的“中国制造”新形象。
- 上一篇:奥康领舞中国鞋业科技
- 下一篇:零售连锁数智化启程 指标平台+智能分析重塑业务洞察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