欧洲暖冬令浙商如坐针毡 大量皮鞋积压
今年欧洲的冬天温暖如春,不过对很多在欧洲做生意的浙江人来说,真是不太好受。“没有想到,欧洲的刺猬不冬眠,能让我们受到这么大的损失!”在法国巴黎专门批发服装的浙江商人汤加生说。
同样在匈牙利的四虎服装市场,有一个浙江服装商人这样感叹:“连买上吊绳的钱都没有挣够!”虽然只是一种情绪的表露,但仔细想想,受欧洲暖冬气候影响,浙江服装一些出口商情况确实不容乐观。
爱沙尼亚的熊不肯冬眠
据欧洲各大媒体报道,刚刚过去的欧洲冬天暖和得让人不敢相信,就连爱沙尼亚的熊和英国的刺猬都不肯冬眠;在英格兰,今冬的平均气温高达12℃;进入一月份以来,奥地利维也纳的气温达到16℃,意大利罗马15℃,伦敦1月8日气温达到13℃,比30年来的平均气温高3倍。
通过国际贸易这条全球化的路径,欧洲的“暖冬”,着实让浙江的一些服装制造商和出口商感到了阵阵“寒冷”。
实际上,和很多专门做出口生意的浙江服装商不同的是,汤加生在巴黎拥有自己的服装仓储中心和批发中心,通过巴黎各零售商,他把温州生产的服装卖给巴黎的消费者,从而赚取更高的利润。往年冬装的销售情况非常好,尤其是“圣诞”节前一段时间,工厂几乎是三班倒,还都供不应求。
但是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,汤加生发现自己“亏大了”。据他介绍,从去年11月份到目前,他们冬装的批发量几乎下降了60%左右。随着气温迟迟不下降,聪明的巴黎人都不肯买冬装,“更多的巴黎人都在等着冬天过去的时候买降价的积压货。”巴黎的消费者推迟了购买大衣、毛衣、羽绒服等冬季服装的时间,大多数人准备等到开春减价期再购买。
运到欧洲的服装降价50%
和汤加生一样,匈牙利四虎市场上的浙江商人们也有相同的感觉,按以往的惯例,入冬后是应季产品的销售旺季,所以他们积极组织货源,把羽绒服、棉服、大衣、毛衣、帽子、雪地靴源源不断地摆上摊位。但由于这个冬天该冷的时候不冷,所以货卖得很不好,大量的冬季服装和鞋积压了下来,给很多商人带来不小的压力,有的人已经开始削价出售,有的则开始低价抛售。
而在下沙的一家服装加工厂里,服装出口商古先生也感到压力不小,他们在西班牙设立的各大服装专卖店,同样出现了严重的压货现象,几百个货柜的服装销售情况很不乐观。
“但是已经运到了欧洲,总要处理的,否则仓储费也是很可观的费用。”汤加生说。据他观察到,近期巴黎一些大型连锁商家提前开始降价促销,减少库存。在这种形势下,汤加生也只好开始降价处理这些积压的冬装,以腾出空间堆放开始销售的夏装,据他透露,降价幅度基本上达到了50%左右,甚至更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