温州鞋企掘到多少“奥运金”?
模特在展示由奥康制造的奥运礼仪用鞋。叶卉/摄
“祥云”立柱和福娃“贝贝”、“晶晶”、“欢欢”、“迎迎”、“妮妮”一起在门口欢迎您,走进位于永嘉千石的奥康集团总部,迎面而来是奥运火热的气息。一个月前,将用于奥运会开幕式、闭幕式、颁奖时礼仪小姐和旗手的礼仪用鞋就诞生在这里。
奥康集团品牌总监罗会榕说,男女礼仪用鞋的造型灵感来自鸟巢和水立方,其设计与制作都契合了北京2008奥运会主导的“绿色奥运、科技奥运、人文奥运”的理念,考虑到奥运旗手和礼仪小姐长时间标准站立和行走的工作性质,在研发过程中特别加强了产品的舒适度,希望能为这些参与奥运的“美丽使者”们缓解疲劳。
奥康与奥运结缘最早可追溯到20年前,奥康集团的前身为奥林鞋厂,当时取这个厂名时,王振滔心里想的就是要发扬奥林匹克“更高、更快、更强”的精神做企业。
点开奥康集团的网站,欢迎访问者的是一段“飞跃梦想,鼎力支持北京奥运”的宣传片,那么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皮具产品供应商,奥康是如何完成自己参与奥运会的梦想的呢?
“任何一家企业要成为奥运供应商困难都不小,当时有多家国内外知名鞋企都在争取这张‘金名片’。北京奥组委对鞋革行业的环保情况最担忧,为了打消了奥组委的疑虑,我们不但邀请了奥组委专家来温州实地考察,而且让省市各级相关部门开出了多张书面环保证明,奥康的热忱和实力终于打动了奥组委。”回忆“好梦成真”,罗会榕既欣慰又感慨。
根据国际经验,奥运会赞助商的整体投入比例平均是“1比3”,如果投资1美元作为赞助费,那么在后期营销上还要再追加3美元,因此在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皮具产品供应商后,奥康实际上还要拿出3倍的资金来做相关的产品宣传和推广。于是,去年11月“中国最会做鞋的人”和“中国最会跑的人”走到了一起,奥康集团的“领头人”王振滔和“飞人”刘翔联袂登场为奥康搏击奥运市场加油。
王振滔一直记得一个奥运营销的那个经典案例:1984年的美国洛杉矶奥运会成就了运动鞋品牌NIKE,因为借力奥运会,让NIKE从一个行业新秀一举超越了当时的行业老大。
王振滔希望2008年的奥康也能成就当年NIKE的成功,让奥康找到一个成就世界品牌的基点。据世界品牌实验室6月在京发布的2008年《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》,“奥康”的品牌价值已经增值到59.67亿元。与此同时,今年上半年度奥康皮鞋销售增长已经超过了30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