洗牌:制鞋业的“丛林法则”
目前,鞋业一场前所未有的倒闭迁移风潮正席卷长三角、珠三角以及环渤海湾地区,诸如工厂倒闭、老板欠款逃跑、企业大幅裁员等事件时常见于报端。
前不久,有德国机构估计,在中国投资的1600家德国企业当中,有大约1/5计划撤离,而阿迪达斯就是其中的一家。虽然阿迪达斯对外界表示该公司在中国的产量绝对数值不会下降,只是会增加全球其他地区的产能,主要是靠近新兴消费市场。这意味着像鞋业这样的传统行业在中国的产能增量面临萎缩,甚至缩减。
由于“外资”两个字的特殊性,致使媒体向这些企业的动向投去更多的目光,但是这次受到倒闭迁移潮冲击的不仅是外资企业,包括港资、台资企业在内,珠三角乃至整个广东 省的中小企业整体遭受着同样的打击。据统计,2007年珠三角倒闭迁移的鞋类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。
不可否认的是,经过多年发展,作为世界制造工厂的珠三角正在发生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。当时,珠三角制造业快速崛起,产业、工厂、工人蜂拥而至,然而仅短短十多年间,城市功能升级了、政策指向升级了,这使得旧产业格局的机会成本加大,城市、产业、工厂和工人都要面临一次利益与成本,道德与诚信的再选择。
对于仅仅依靠中国成本优势生存的外资企业来说,迁移到成本更低的国家或地区也许是唯一的选择。全球需求放缓,由加速了这些企业中最弱那部分的倒闭。
鞋业中倒闭迁移风潮的出现,其实已经发生一个强烈信号,那就是鞋业面临着又一轮更为严峻的”洗牌“,而这种“洗牌”让很多实力不强的一老板感到岌岌可危”。然而,对于有实力的品牌一来说,他们似乎希望洗牌来得更猛烈些。
所谓前者恒强,我们希望鞋业的真英雄在如今的“丛林法则”中傲然而生!